补牙前需要对龋坏的牙体组织进行清除,杜绝龋坏继续发展,但医生如果不够细心的话,对龋坏范围判断有失误,不能彻底清除龋坏细菌的话,在补牙后坏死组织会继续发展,导致继发性龋齿,一旦深入牙本质深层和牙髓,诱发了牙髓炎发生,就会产生剧烈的疼痛。
下面对补牙后牙痛的几种情况进行介绍:
①激发痛:是指补牙后牙齿出现短暂的冷、热刺激痛,但疼痛不持续。临床上常见的原因是备洞磨除龋损牙体时激惹牙髓导致牙髓充血,症状轻者可观察。如症状缓解可不予处理,如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则应去除充填物,经安抚治疗后重新充填。对于中度、重度的龋损直接用银汞合金、树脂直接充填或用磷酸锌粘固剂垫底也可激惹牙髓。
②咬合痛:是指补牙后牙齿咀嚼时发生的,与温度刺激无关的疼痛。通常是由于补牙后充填物有高点,咀嚼时出现牙齿早接触引起牙周组织创伤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到医院由医生检查确定牙齿的早接触部位,调磨早接触点。当对颌相对应咬合位置的牙齿有不同金属修复体时,用银汞合金作为充填材料补牙后可出现咬合痛,这是因为唾液作为导电介质将两种不同电位的金属联系在一起形成电位差,产生电流刺激牙髓所致,此时应更换充填材料重新补牙。
③自发痛:是指补牙后牙齿出现自发性疼痛,可分为牙髓性疼痛和牙周性疼痛。牙髓性自发痛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难定位的自发性疼痛,冷热温度刺激可诱发或加重疼痛,可能的原因包括牙齿本身已经龋及牙髓、继发龋、不良充填材料的慢性刺激等,此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牙髓情况选择适当的牙髓治疗方法,如根尖诱导成形术、根管治疗术等。庄沛林强调,牙周性自发痛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可定位的自发性疼痛,与温度刺激无关,咀嚼可加重疼痛,常见的原因包括补牙术中损伤牙龈、充填物有悬突、邻接关系不良造成食物嵌塞等,这些因素可损伤、刺激或压迫牙龈,引起牙龈炎症而致牙周性自发性疼痛,对应的治疗方法为:轻度牙龈炎者可行局部冲洗上药;有悬突者予去除悬突;邻接关系不良者重新充填,有需要时行嵌体或冠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补牙后出现疼痛症状,或原有疼痛症状补牙后无明显好转,但检查补过的牙齿却没问题,医生表示,这时应考虑是否其他牙齿的疼痛放散至该牙,即患者口腔中除了补过的牙齿外还有其他病灶牙,应全面检查,以防漏诊,这样才能及时治疗龋齿,避免病情迁延,最大限度地保护牙齿。造成补牙后疼痛的原因主要有大致以下几种,不同的疼痛的情况造成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一、充填后有咬合痛:
①多是充填物有早接触点,而引起牙周创伤,检查可见银汞合金充填物表面有亮点,其他材料充填物可用咬合纸确定早接触点。
②咬牙酸疼,这种情况见于补牙是材料的里面没有压实或者有气泡或者空腔,或者在底层对于保护牙髓的垫底材料没有垫好导致的。
处理方法:第一种简单调颌即可;第二种需要取干净补牙材料重新垫底补牙。
二、充填后有冷热过敏症状:
①在磨牙时产热过多或消毒药物刺激牙髓所致,冷热过敏症状症状加重或转为自发痛。
②未垫基底或基底未垫好,补牙材料刺激牙髓:基底材料本身刺激牙髓。
③充填材料凹陷或剩余的牙齿被咬断牙髓暴露出现冷热过敏症状症状。
④补牙材料和牙齿边缘有微缝隙导致的。
处理方法:如果没有自发性的疼痛可以去干净材料重新规范补牙即可。如果有明显的感觉应该暂时不要补牙,安抚观察。
三、充填后有激发痛和自发痛。